節約用糧主題班會照片?如果我們每天浪費一粒米,一年的經濟損失將達到上百萬,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口將節約糧食64800公斤,可救災民64800人,可供180個農民一年的口糧,多么驚人的數目啊!今天我們開展以“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主要是讓大家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通過這次活動希望全體同學都能來愛惜糧食、那么,節約用糧主題班會照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班《節約糧食》教案5篇
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那么大班《節約糧食》教案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大班《節約糧食》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節約糧食》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懂得要愛惜糧食。
3、知道浪費糧食是不對的`,要學習愛惜糧食。
4、使幼兒了解糧食的生長過程。
5、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水稻、麥子、農民種田圖片。
2、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圖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拿出水稻、麥子的圖片,我們請這兩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兩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糧食。
2、糧食來之不易
(1)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A、"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
B、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
# 活動目標
- 理解古詩《憫農》的意義,培養對古詩的興趣。
- 感受并學習古詩,知道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 活動準備
- 自制古詩圖片一幅。
# 活動過程
1. 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內容。
2. 欣賞和學習古詩。
3. 集體討論古詩內容,進一步理解古詩。
4. 學習并朗誦古詩。
5. 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思考如何愛惜糧食。
6. 幼兒個別朗誦古詩。
# 活動目標
- 認識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重要性,將其融入日常生活。
# 活動目的
- 了解糧食的重要性和農民的辛勤勞動,培養節約糧食的習慣。
# 活動主題
-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 活動時間
- 20xx年10月17日(本周五)。
# 活動主持
- 韓威、李珂涵。
# 活動議程
1. 認識糧食作物。
2. 講解糧食日、糧食的作用和名人愛惜糧食的故事。
3. 有關世界糧食日的知識問答。
4. 擬定世界糧食日宣傳標語。
5. 集體朗誦珍惜糧食詩歌。
6. 老師總結。
# 班課課題
- 珍惜糧食,吃好盤中餐。
# 本課目的
- 通過活動,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反思對待糧食的態度,懂得良好飲食習慣,珍惜勞動果實。
# 本課形式
- 表演、小品、背誦等。
# 過程設計
1. 班會主題介紹。
2. 采訪同學關于珍惜糧食的看法。
光盤行動——《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題班會
三(1)班
一、班會目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能讓更多的人明白地球資源迅速減少的危機,呼吁同學們加入到節約的行列中來,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節約水電,愛惜糧食做起,成為一個真正的節約小衛士。
二、活動形式
小品、相聲、學生代表自由發言、宣誓儀式。
三、活動準備
1、排練小品《飯堂》,編唱《珍惜糧食歌》。
2、號召全班學生溫習、理解《鋤禾》詩,做好發言準備。
3、從食堂、路邊撿回饅頭、面包等若干。
4、班委推選主持人、發言人。
5、課前將主題寫在黑板上。
四、活動過程
主持人甲:“愛惜糧食,從我做起”主題班會現在開始。首先讓我們對家長代表表示歡迎。
主持人乙:請同學們共同背誦唐朝李紳的《鋤禾》詩。
全班同學(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主持人甲: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主持人乙:科技在騰飛,經濟在增長,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
甲:可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天文地理知識是增加了,但是節約的意識卻在慢慢消失,也許有一天就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主持人甲:下面請兩位同學談談對這首詩的體會。
×××:我們碗里的菜、手里的饅頭,都凝聚著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它說明我們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 珍惜糧食拒絕浪費主題班會教案范文(精選7篇)
## 1. 活動目標
- 通過圖片和教師的講解理解古詩《憫農》的含義,初步學習古詩。
- 在欣賞、朗誦故事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古體詩與兒歌的區別。
- 知道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 2. 活動準備
- 自制古詩圖片1幅。
## 3.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內容。
2. 在理解圖片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欣賞、學習古詩。
3. 引導幼兒圍繞古詩內容進行集體討論,進一步理解古詩。
4. 幼兒學習跟著教師完整地朗誦古詩2~3遍。
5. 教師提問:你對哪一句聽不太懂?農民伯伯種糧食可真辛苦啊!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呢?
6. 幼兒個別優美的朗誦古詩。
## 4. 活動目標
- 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樹立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并貫徹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5. 活動目的
- 讓大家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和勞動人民的艱辛,形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 6. 活動主題
-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 7. 活動時間
- 20xx年10月17日(本周五)
## 8. 活動主持
- 韓威 李珂涵
## 9. 活動議程
1. 認一認,請4位同學認一認圖片中的糧食作物(玉米、水稻、麥子、土豆),并作簡單介紹。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主題班會
老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的校園里,在我們的身邊滋生出一種不良現象,你是否注意過,請看圖片:
(課件演示)
老師:這種浪費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學們的身上,甚至整個社會浪費糧食的現象都很嚴重。看到這一盒盒被遺棄的盤中餐,你們想說些什么?
學生1:同學們這樣浪費糧食太可惜了。
學生2:這種現象不應該發生在我們身邊。
學生3:把糧食這樣隨隨便便就扔掉,太浪費了。
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如果我們每天浪費一粒米,一年的經濟損失將達到上百萬,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口將節約糧食64800公斤,可救災民64800人,可供180個農民一年的口糧,多么驚人的數目啊!今天我們開展以“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主要是讓大家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通過這次活動希望全體同學都能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師;同學們我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些圖片,我感觸很深。我想讓你們也來看一看。
播放配音課件:課件內容(非洲地區有三分之一的兒童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全世界每年有600萬學齡兒童因饑餓而死亡,目前全球約30個國家陷于糧食危機。在我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要依靠進口,我國還需要十年時間才能解決少數貧困地區人口溫飽問題。
以上就是節約用糧主題班會照片的全部內容,光盤行動——《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題班會 三(1)班 一、班會目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能讓更多的人明白地球資源迅速減少的危機,呼吁同學們加入到節約的行列中來,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節約水電,愛惜糧食做起,成為一個真正的節約小衛士。二、活動形式 小品、相聲、學生代表自由發言、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