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創造主題班會節目?1、通過本次主題班會,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使學生樹立班榮我榮,班衰我恥團結一心的觀念,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以實際行動為班集體增光添彩。 2、通過這次主題班會的開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形成班級凝聚力,從而團結同學,認真學習,勇于創新,勇于開拓,共創輝煌,努力爭創優秀班集體。 二、那么,勇于創造主題班會節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勇于擔當責任,開創美好明天——高二主題班會
教學目標: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作為一個青年學生應盡的人生責任和義務,以及如何才能肩負起人生的責任和義務,使學生學會正確處理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奉獻與索取等問題。
授課過程: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重要時期,這時高中生不僅生理上逐漸發育趨向成熟,而且在生活中也逐漸以成人的姿態出現,每一個到了高中階段的學生都會自豪地宣稱:“我長大了!”“我成熟了!”“我是大人了!”實際上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成熟,不僅包括生理發展的成熟,而且還包括心理的成熟,諸如理智的成熟、情感的成熟、交際的成熟以及成就感、責任感等,而后者在人的成熟中所占的地位更重要,這節課我們就以責任感為主題一起來探討。
人生活于社會,享有人生的權利,也要盡人生的責任和義務。人生責任包括哪些?(學生答,后歸納,投影)
一、人生應盡的責任
自我責任、角色責任、社會責任
二、如何肩負人生的責任和義務
1、自我責任:自理、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什么是人生的自我責任?就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承擔責任。如何才能肩負起人生的自我責任?(學生答,后歸納,投影)第一是自理,即自己管好、料理好自己,不要依賴別人。
2008年,首屆《開學第一課》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奧運會的背景下,以《知識守護生命》為主題,對全國孩子們進行應急避險教育和生命意識教育。 2009年,第二屆《開學第一課》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背景下,以《我愛你,中國》為主題,為全國中小學生展示了一臺愛的主題班會。 2010年,第三屆《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節很多目分為“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中國夢”4個篇章。 2011年,第四屆《開學第一課》,以“幸福在哪里”為主題,在由孩子、家長、學校、社會構成的全景視野中,討論“如何讓中國孩子擁有幸福”。 2012年,第五屆《開學第一課》,以“美在你身邊”為主題,通過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和諧美向大家介紹身邊美。 2013年,第六屆《開學第一課》,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 2014年,第七屆《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站在時代的新起點,中國面臨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青少年作為國家的希望,必將承擔起描繪祖國未來新藍圖的使命。在這個承前啟后的重要節點上,對青少年進行怎樣的引導和啟發,至關重要。
因此,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 向未來”為主題,通過“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四個篇章,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斗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引領廣大中小學生感悟創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義,鼓勵孩子們鍛煉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培育創新精神,在新的時代節點上,更好地向未來出發。
其中,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撼國人的紀實攝影師解海龍來到現場,以極富激情與感染力的講述,展現了相機背后“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用自己的一張張作品,展現令人感懷的歷史變遷。在演講的最后,解海龍眼含淚水,激動地說:“很榮幸用我的鏡頭、我的夢想記錄了中國孩子的夢想,期待更多夢想的實現。”解海龍的故事讓臺下的何炅感動得流下眼淚,并在演講結束后,迅速上臺向他鞠躬,與他握手、擁抱,久久不能平靜。隨后,節目請出“大鼻涕”、“小光頭”與他們的家人與解海龍驚喜相聚,還播放了“大眼睛”蘇明娟從當年渴望上學的小女孩到現在擁有幸福生活、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人的珍貴影像。
【 #課件#導語】課件是教學一篇課文的開場白,是教師在新課的開始階段,從一定的目的出發,用很短的時間,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心理情緒的重要教學環節。下面是 無 的后續更新吧!
1.高中主題班會課件簡短
班會主題:
探究高中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設計背景:
剛剛脫離了初中生活的高一學生,剛剛脫離了中考的壓力,又要面臨高考的壓力,剛剛放松的心情又要緊繃起來,壓力不僅來自社會、學校、父母,更重要的是來自學生自己。很多學生感覺很忙亂,不清楚如何去有效的學習高中知識,一旦有考試,考試之前都會很焦慮,又無所適從不知如何調整狀態,陷入惡性循環。通過這次主題班會,給同學以啟發,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一、活動目的:
1、交流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2、讓學生認識到交流和合作在成長中所起的作用。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4、提供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
二、活動方案:
1、有關“學習習慣”的問卷調查及統計。
2、每位同學反思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制作多媒體課件等。
三、活動形式:
知識問答、演講等。
四、活動過程導入:
什么是好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來自于好的學習習慣,適合自己特點的才是的。
【 #課件#導語】課件是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依據,是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課件,也稱課時計劃,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由于學科和教材的性質﹑教學目的和課的類型不同,課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勵志主題班會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勵志主題班會課件
一、目的要求:
通過該節班會活動的開展,在班內逐步形成一個良性的學會競爭,學會生存,學會學習的環境,初步樹立競爭意識,有了競爭意識,才能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學會學習,學會競爭。
二、活動準備:
1、召開班干會議,確定主題、形式、過程。
2、召開有關人員會議,搜集有關資料。
3、指派講故事、表演的同學。
4、根據班會程序制作課件。
三、活動形式:故事、小品、討論、游戲等。
四、程序:
1、開場白
2、故事《滅狼護鹿》
3、同學討論,主持人評述
4、小品《應聘》
5、同學發言:對競爭的認識
6、故事:《前蘇聯特種部隊》《魯濱遜飄流記》
7、影片欣賞:《荒島余生》節選
8、同學發言:如何學會學習
9、班主任指導:如何學會學習
10、游戲:《愛拼才會贏》
11、宣布班會結束(各程序間由主持人有機聯系起來)
五、活動程序:主持人(宋德高、譚美玲)
開場白合: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你們好!
甲:xx班主題班會
乙:學會競爭。
以上就是勇于創造主題班會節目的全部內容,最后請幾位學生談談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對人生應盡的責任以及如何肩負起人生的責任這些問題有什么新的認識、新的感想。總結:通過今天的班會,我相信大家對于“責任重于泰山”這句話一定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是的,責任的分量是沉甸甸的,責任不僅體現在重大的事件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