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主題班會?那么,寒露主題班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認識寒露,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讓學生了解寒露節氣的由來、時間、氣候特點和傳統習俗等知識,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在節氣時令的指引下更智慧地去探索和生活。
提醒學生注意寒露時節的養生保健,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
收集與寒露節氣相關的圖片、視頻、詩詞、故事等資料。
準備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紙、畫筆、剪刀、膠水等,用于制作與寒露相關的手工作品,如菊花、楓葉等。
準備一些養生食材,如銀耳、雪梨、芝麻、核桃等,用于制作養生飲品或食品。
提前安排學生分組,以便進行小組討論和活動。
老師開場:“同學們,過完國慶長假,我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氣,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寓意著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大家能猜到這是哪個節氣嗎?”引導學生回答出寒露,從而引出本次班會的主題——寒露。
介紹寒露的基本信息
通過PPT展示或講解,向學生介紹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日期是每年公歷10月7或8或9日,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
講解寒露的氣候特點,如天氣變得更加干燥,氣溫下降迅速等。提醒學生注意隨著寒露的到來,要及時添衣保暖,預防感冒和腸胃疾病。
講解寒露的三候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詳細解釋每候的含義,即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介紹寒露的傳統習俗
古時有賞菊、飲菊花酒、登高、吃花糕等習俗。解釋“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
以上就是寒露主題班會的全部內容,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