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誠信班會倡議?1、讓學生在日記中談談自己對誠信的認識和如何遵守誠信的看法。 2、利用活動課的時間查找并摘錄有關誠實、守信的客家諺語及故事。 3、選出小品演員。4、印發每人一份一首小詩。 5、誠實、守信,做文明學生倡議書一份。 6、制訂誠信公約。 教育過程: 一、班長主持 1、學生交流一些關于誠實、那么,關于誠信班會倡議?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三誠信主題班會5篇
只有有了誠信,你才能在社會立足,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才能使他人信服。那么高三誠信主題班會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高三誠信主題班會,希望大家喜歡!
高三誠信主題班會(篇1)
活動時間:
20__年6月13日
活動地點:
多媒體教室
活動主題:
“誠信考試與安全教育”
主持人:
__
參加人員:
室內設計121班全體同學
活動目的:
這次班會的主題是“誠信考試與安全教育”。教育同學們做誠信大學生,以及加強對大學生安全防范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使大學生自覺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覺遵紀守法意識。
班委主席流程安排:
(一)主持人劉浪飛
引言:
我們這次班會的主題是“誠信考試與安全教育”。在期末考試來臨之際,為配合學院關于加強考風考紀工作,教育同學們做誠信大學生,以及加強對大學生安全防范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使大學生自覺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覺遵紀守法意識,我們召開了這次主題班會。希望大家各抒己見,踴躍發言。
(二)王建同學宣讀《考試與誠信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的立身之本。時光飛逝,轉眼一學期的學習又將告一段落,我們也迎來了20__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我們要面臨的既是一次學習成果的檢閱,更是一場道德與誠信的考驗。
誠實守信主題班會
誠實守信主題班會(一)
教育目的:
通過班會認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的必要性;學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從而達到:
(一)認知
1、知道誠實守信的基本含義。
2、懂得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的傳統美德,做人要誠實守信。
3、懂得現代社會更需要誠實守信。
(二)情感
1、愿意做誠實守信的人,鄙視虛假和不守信的行為。
2、對自己不誠實和不守信用的行為感到不安和歉疚。
(三)行為
1、努力做到說話做事實實在在、表里一致,當著人和背著人一個樣。
2、做到學習、評比、競賽不弄虛作假,考試不作弊。
3、做到承諾時實事求是、講原則,作出承諾后努力兌現。
課前準備:
1、讓學生在日記中談談自己對誠信的認識和如何遵守誠信的看法。
2、利用活動課的時間查找并摘錄有關誠實、守信的客家諺語及故事。
3、選出小品演員。4、印發每人一份一首小詩。
5、誠實、守信,做文明學生倡議書一份。
6、制訂誠信公約。
教育過程:
一、班長主持
1、學生交流一些關于誠實、守信客家諺語
竹要空心,人要忠心。人直有人合,路直有人行。寧和直人動刀,不和小人相交。有話當面說,有肉當面切。一次騙了人,到老沒人信。君子坦蕩,有話當面講。有話說出口來,有谷碾出米來。
誠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情,也是一種美德,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小學誠信主題班會活動方案,希望對你有用!
小學誠信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誠實”、“守信”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自律自愛,完善自我,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習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文明學生。
2.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在活動過程中,營造團結互助、尊重他人等良好的禮儀氛圍.
二、設計思想:
通過《狼來了》的故事引入“誠實守信,做文明小學生”主題班會的主題,以“課前搜集、課中展示、課后選擇名言”讓學生感受誠實守信的意義和警戒性,通過講述兩個名人的誠信小故事(《宋慶齡奶奶的故事》和張瑞敏砸冰箱事件告訴孩子“誠實守信”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成功都極其重要,偉人和名人都能夠勇敢地正視自己的錯誤,更何況我們?然后又通過身邊的小故事《借橡皮》回歸到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而讓孩子尋找和分析生活中的不誠實守信或者不文明的現象和人,已達到教育的目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到底應該怎樣做才是誠實守信,做文明的小學生?我又設計了由主持人帶領全班同學學習我校的“雙十條”中的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習慣,讓學生明確準則。
誠信教育主題班會教案(精選)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信誠”是我們新城中學的校訓,了解誠信的內涵,認識誠信的基本要求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感受誠信是每個人立足于社會的通行證。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為人處世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踐約守信,誠實做人。
3、素質目標
增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為人處世態度和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大力弘揚中華誠實守信美德。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理解誠信的基本含義即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澄清在誠信做人方面的錯誤認識;
(2)理解誠信是立身之本、交往之道、優良道德傳統;
(3)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誠信,做誠實守信的人。
2、教學難點
(1)理解誠信是立身之本和交往之道;
(2)了解生活中誠信的復雜性。
三、教學方法
典型事例分析法、講授、討論
四、課前準備
1、教師
(1)課件準備。
(2)組織學生收集正反兩方面的誠信故事。
2、學生:
收集誠信、故事及有關誠信的格言、古訓。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創設情境——誠信銀行開幕儀式
為了大力弘揚中華誠信美德,特成立誠信銀行,存、取“誠信元”!活動規則:凡是弘揚誠信美德,如:講誠信故事、回答有關誠信的問題、主動認識自己不誠信的過去等等皆可獲得一個誠信元。
誠信是做人必須遵守的原則,下面是為大家搜集整理的誠信主題班會策劃,歡迎閱讀。
誠信主題班會策劃(一)
一、活動目的:
通過具體引導,教會學生應當如何明辨是非、應當如何投身于道德建設中,從而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期小學生的道德風采。
二、活動準備:
前期策劃
中期節目排練
后期串聯
制作多媒體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1、同學講述《金斧頭的故事》。
2、師述:
相信這個故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五千年,文明史,禮儀邦,德至上;國之魂,民之本,仁義禮,誠信善。明禮為先、誠信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則。古人將明禮之人稱為“謙謙君子”,將誠信之人贊為“一諾千金”。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繼承祖先的優良傳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今天,我們將在這里共同討論“明禮誠信”這一古老深遠有極具現實意義的話題。
3、揭題:
《文明為先,誠信為本》
(二)、小品表演,蘊涵道理
1、小品《當我在路上撿到……》
2、師述:
其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曲解,好像只有撿到數額巨大的錢款歸還了失主才叫拾金不昧,撿到一支筆、一塊橡皮、一把尺子等,不歸還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以上就是關于誠信班會倡議的全部內容,1、 主持人對班會進行總結,朗讀 “誠實守信,做文明學生”倡議書。 2、 全班同學在“誠實守信,做文明學生”倡議書上簽名。 3、 主持人提議全班同學背誦公民道德基本規范二十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4、 班主任以故事的形式作總結發言,提出希望。(出示關于“誠實”、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